靖西市邦亮村扶貧車間裏,工人正在認真工作。
靖西市靖連服裝有限公司“扶貧車間”的生產場景。
連日來,距中越邊境不到兩公裏的靖西市壬莊鄉邦亮村扶貧車間一派繁忙▽,在車間裏工作▲的員工都是邦亮村的貧困群眾。今年以來,靖西市看準中國-東盟開放合作大好前景,利用地處中越邊境口岸的前沿@優勢,創建“邊境扶貧車間”,以“就業扶貧”方式強力推進興邊富民。截至目前,靖西“邊境扶貧車間”已開展了服裝、電子、藥品等93個加工項目,安排3.58萬名貧困邊民就業,接獲外國訂單超過249件,交易額達14.6億多元。
今年3月30日,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廣西百色重點開發開放試驗□ 區。靖西市緊緊抓住這一機遇,著眼東盟市●場,投入3.8億元,以“一個中心廠帶多個微型▃工廠”的發展模式,幫助“扶貧車間”在當地邊境鄉村推廣建立微型工廠,以此吸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∞就地就近就業,極大地促進了貧困戶增收脫貧和貧困村集體經濟發展,為“穩邊安邊興邊”打下堅實基礎。據了解,在“邊境扶貧車間”就業的貧困群眾每戶年人均ξ 純收入1萬元左右,全部實現脫貧。(周德光?何彪/攝影報道)